通知公告更多>>
网上报名更多>>
茶叶销售更多>>
·印尼CTC红茶79元125克做奶茶原料诗 | [2024-08-02] |
·霍山黄大茶33克川红工夫15克58元包 | [2023-12-12] |
·太平猴魁160元8克特级有机绿茶润物 | [2023-12-12] |
·玛萨拉CTC红茶79元100克罐装MASALA | [2023-12-12] |
·2023明前蒙顶甘露140元100克名优绿 | [2023-10-06] |
·2023明前安吉白茶140元100克名优绿 | [2023-10-06] |
·霍山黄大茶69元75克盒装传统黄茶包 | [2023-05-03] |
·川红工夫160元100克橘糖香著名红茶 | [2023-05-03] |
·2023明前龙井160元100克尝鲜佳品送 | [2023-03-24] |
·冷泡茶东方美人100元/20泡夏季原叶 | [2022-06-21] |
·西施壶550元紫砂壶仿古石瓢思亭包邮 | [2022-06-12] |
·双11茶礼 欢迎选购 诗宇时光 | [2021-11-04] |
网上商城更多>>
·印尼CTC红茶79元125克做奶茶原料诗 | [2024-08-02] |
·霍山黄大茶33克川红工夫15克58元包 | [2023-12-12] |
·太平猴魁160元8克特级有机绿茶润物 | [2023-12-12] |
·玛萨拉CTC红茶79元100克罐装MASALA | [2023-12-12] |
·2023明前蒙顶甘露140元100克名优绿 | [2023-10-06] |
·2023明前安吉白茶140元100克名优绿 | [2023-10-06] |
·霍山黄大茶69元75克盒装传统黄茶包 | [2023-05-03] |
·川红工夫160元100克橘糖香著名红茶 | [2023-05-03] |
·2023明前龙井160元100克尝鲜佳品送 | [2023-03-24] |
·冷泡茶东方美人100元/20泡夏季原叶 | [2022-06-21] |
·西施壶550元紫砂壶仿古石瓢思亭包邮 | [2022-06-12] |
·双11茶礼 欢迎选购 诗宇时光 | [2021-11-04] |
竺济法:中国历代著名茶人的人格美德
竺济法(1955-),浙江宁海人。茶文化、家谱学者,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,《茶韵》季刊、《明州茶论》丛书主编。已独著、合著、主编《名人茶事》、《中华茶人诗描》一、二集、《茶禅东传宁波缘》、《科学饮茶益身心》、《“海上茶路·甬为茶港”研究文集》等茶著9种,主编《浙江宁海储氏宗谱—兼中国储氏文化史》(180万字,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。)、等。在海内外发表《“神农得茶解毒”由来考述》、《子虚乌有吴理》、《“茶为万病之药”语出荣西〈吃茶养生记〉》等茶文化论文、随笔数百篇。
摘 要:君子之交淡如水,德士操守清似茶。饮茶康乐,身心兼养。自古以来,中国人崇尚粗茶淡饭,客来敬茶,以茶会友,以茶修身,以茶养廉,留下了诸多佳话,体现了独特的人格美德。本文梳理了从春秋到当代10位著名茶人的人格美德。
关键词:茶人;美德
笔者为庄子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句续联:“德士操守清似茶”。由清代书法大师、紫砂文人壶代表人物梅调鼎再传弟子、“浙东书风”传承人、宁波籍著名书法家沈元魁先生题写。
茶人之定义
酒有酒人,茶有茶人。何谓茶人?笔者以为,茶人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统称,各行各业的爱茶者均可称为茶人,历代为茶产业、茶文化作出贡献和有所建树的前辈和长者,是当之无愧的茶人。茶人中懂得茶之诸法、树茶学丰碑的陆羽尊为茶圣,至今无人超越;品得茶趣超然物外留下“七碗”绝唱的卢仝类人物皆为茶仙;从事茶业科技、教学、文化的有院士、博导、博士、专家、学者、作家、画家、壶艺家;还有茶商、茶农、茶客等等,足见茶人之丰富多采。
总而言之,上至帝王将相、领袖政要;下至布衣百姓、贩夫走卒,凡是嗜茶爱茶者,均可称为茶人。
茶源于自然,宜于饮用,融于人文。柴米油盐酱醋茶,说明它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;琴棋书画诗酒茶,则将它升华到了精神文明领域。在中国,除了人类历史和思想情感两大内容的文献,没有其它任何事物,包括传统文化中的梅、兰、竹、菊,都没有像茶文化这样丰富多彩,博大精深,且能与时俱进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德士操守清似茶。饮茶康乐,身心兼养。自古以来,中国人崇尚粗茶淡饭,客来敬茶,以茶会友,以茶修身,以茶养廉,留下了诸多佳话。
体现了独特的人格美德,本文以年代为序,梳理出从春秋到当代十位著名茶人的人格美德。
晏子——智辅国君多善政,茗、菜常尝得俭名
春秋后期齐国国相,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晏子,是早期著名的爱茶人之一。《茶经》引《晏子春秋》记载:“婴相齐景公时,食脱粟之饭,炙三弋五卵,茗、菜而已。”意思是晏子担任齐景公国相时,吃的是糙米饭、三五种禽肉、蛋类、茗、菜而已。这对贵为国相的身份来说,已经称得上粗茶淡饭、家常便饭了。
晏婴(前578?-前500),字仲,谥平,多称平仲,又称晏子。夷维(今山东高密)人。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。据说晏婴身材不高,其貌不扬。齐灵公二十六年(前556年)晏弱病死,晏婴继任为上大夫。历任齐灵公、齐庄公、齐景公三朝卿相,辅政长达50余年。孔子曾多次赞美他:“救民百姓而不夸,行补三君而不有,晏子果君子也!” 又曰:“晏平仲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。”头脑机灵,能言善辩,使楚时曾舌战楚王,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。内辅国政,屡谏齐君。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,将其比为管仲。睿智,爱民,谦恭下士。齐灵公、齐庄公、齐景公均信赖于他。
晏子以生活节俭、谦恭下士、品行超群著称。史载他一袭狐裘一着了30年。齐景公有个爱女,想嫁给晏子。他到晏子家宴饮,饮酒酣畅时,看到晏子的妻子又老又丑,就说寡人爱女年轻漂亮,让她充实您的内室吧。晏子恭敬地答道:“如今她确实又老又丑,可是我与她生活很久了,过去她也年轻漂亮。况且人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老的,以漂亮托付于丑陋的。她曾经托付于我,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。虽然君王有所恩赐,岂能因此让我背弃她的托付呢?”“晏子拜了两拜谢绝了。
在笔者与钱时霖先生合著的《中华茶人诗描》中,钱先生为晏子赋诗云:
齐国贤相有晏婴,口才机智令人惊。
狐裘一着三十年,茗、菜常尝得俭名。
陆纳——吴兴太守操行好,茶果留宾不设醪
“陆纳杖俶”是东晋时有关茶事的清廉佳话,说的是向以清廉闻名的吴兴太守陆纳,平时招待客人,惟有茶果点心而不设酒席。
据《茶经》引晋《中兴书》记载:陆纳为吴兴太守时,不受俸禄。卫将军谢安常常去拜访他。其侄儿陆俶认为只设茶果太寒酸,于是自作主张,暗中准备宴席,却不敢对陆纳说。到谢安拜访时,陆俶就以丰盛的菜肴款待谢安。客人在座,陆纳强忍怒气,当谢安离开后,大发雷霆,痛心疾首地训斥陆俶:“汝不能光益父叔,乃复秽我素业邪!”意为“你既不能给叔父增光,为什么还要沾污我一向清操绝俗的德行呢”!怒气未消,又杖责陆俶四十大板,足见其家风之严。
陆纳(?——395),东晋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字祖言。陆玩子。少有清操,贞厉绝俗。初辟镇军大将军。州举秀才,引为建威长史。累迁黄门侍郎、吴兴大守、吏部尚书、尚书令。廉洁有操守。见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少年专政,委任群小,乃望阙兴叹曰:“好家居,纤儿欲撞坏之邪!”朝士咸服其忠亮。
陆纳一生为官,历仕朝内和地方职位,累官至尚书令,但其守正坚持的态度其实一直没变。陆纳赴任吴兴太守前曾向大司马桓温辞行,并顺道问桓温的食量,更称想在出赴吴兴前与桓温喝酒大醉一次。不过在酒宴时陆纳只准备了一拌鹿肉以及一斗酒,令坐上客人都惊愕,亦远不如桓温所说的三升酒、十脔白肉的食量。受邀的有桓温、王坦之、刁彝等人,陆纳从容地请众人以这一斗酒尽兴。桓温和宾客都感叹其简朴,桓温更命其私家厨房设精美菜肴,酒宴亦在大家饮酒尽兴之下结束。据《晋书》称其“举措多此类”,足见清廉从政是陆纳家常便饭。
“茶圣”陆羽非常敬仰陆纳的人品,不仅转引其茶事,并称其为“远祖”。这为后人研究陆羽的身世提供了难得的依据。
陆羽——精行俭德著《茶经》,茶学巨著开先河
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事学春茶。”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句,把“茶圣”陆羽对茶文化的贡献写得淋漓尽致。
陆羽(733—803),又名疾,字鸿渐,又字季疵,自称桑苎翁,又号东冈子,人称陆三、陆三山人、茶山御史、东园先生、 陆文学、陆太祝等。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三岁时成了孤儿,被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收养在寺院里。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,性诙谐,闭门著书,不愿为官。一度曾为伶工,以嗜茶著名。他定居湖州后,与诗皎然成为“缁素忘年交”,湖州刺史、著名书法家、名臣颜真卿非常器重他,成为大唐“茶道三君子”。撰有《茶经》及其他著作多种,但其他著作大多亡佚。《茶经》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,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海外,对促进和推动我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,都起到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。是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,被后人尊为“茶圣”,祀为“茶神”。
除了时代和科技局限,《茶经》凭一人之功,对茶叶的种植、采制以及水质等很多内容,都非常科学,至今仍有参考和指导意义;其对唐代以前的茶事搜集,基本达到了断代水平,当代所谓新发现的唐以前茶事,多为杜撰。
陆羽故里湖北天门刻印的《明嘉靖景陵版茶经》,“景陵”为天门旧名。
陆羽非常重视信誉,他在《自传》里说到自己“及与人为信,虽冰雪千里,虎狼当道,不愆也。”意为与别人有约,即使相距千里,冰雪满路,虎狼挡道,也不会失期。
茶圣陆羽在《茶经·一之源》论述了茶的功效时写到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,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”其中“精行俭德”四字被看作是陆羽的自勉和对茶人的期望,常被茶人引用。“精行俭德”是陆羽的原创辞句,一般理解为严于自,律,注意操行和俭德的人。
作为隐士,陆羽地位卑微。但他在茶学及诗文方面的杰出才华,经官员举荐,引起了朝廷重视,曾先后诏命他担任九品太常寺太祝和六品太子文学,体现了盛唐时代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制度与气度。而陆羽淡泊名利、习惯于隐士生活,两次诏命均不就。他在一首《歌》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:
不羡黄金罍,不羡白玉杯。
不羡朝入省,不羡暮入台。
千羡万羡西江水,曾向竟陵城下来。
其中“黄金罍”、“白玉杯”为珍贵器具;“省”与“台”是朝廷里的重要部门;“西江”为陆羽故乡竟陵(今湖北天门)的母亲河,阐明作者不羡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,非常怀念故乡、故人的情怀。
目前存世最早的单行本刻印版《茶经》,为明嘉靖壬寅年(1542)
卢仝——七碗茶歌千古绝,独善其身忧茶农
唐代诗人、处士卢仝,因写出著名的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(又称《七碗茶歌》),与陆羽齐名,世称“卢陆”,被尊为“亚圣”。。
卢仝(约775——835),自号玉川子,范阳(今河北涿州市)人。年轻时隐居少室山,家境贫困,刻苦读书,不愿仕进。曾作《月蚀诗》讥刺当时宦官专权。甘露之变时,因留宿宰相王涯家,与王同时遇害。其诗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,风格奇特,近于散文。有《玉川子诗集》。嗜茶,其《七碗茶歌》)被公认为历代茶诗中的最佳之作,脍炙人口,历久不衰。其中中间部分是全诗的重点,写得潇洒浪漫,不同凡响。诗人以排比句法,从一碗到七碗,写下了诗人独特的灵感,直至两腋生风,飘然若仙:
一碗喉吻润。二碗破孤闷。
三碗搜枯肠,唯有文字五千卷。
四碗发轻汗,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。
五碗肌骨清。六碗通仙灵。
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……
后人对《七碗茶歌》有较高评价,如宋代蔡正孙撰《诗林广记》说:“胡苕溪云:‘《艺苑》以此二篇(另一篇为宋代范仲淹的《和章岷从事斗茶歌》)皆佳作,未可优劣论’……余谓玉川之诗优于希文之歌。玉川自出胸臆,造诣稳贴,得诗人之句法。”该诗常被后人咏茶时所引用,如苏轼的《汲江煎茶》、《试院煎茶》等篇,便都化用了卢仝的诗句。
卢仝在《七碗茶歌》中,对“堕在颠崖”受苦的茶农,寄予深切的同情,希望统治者慈悲为怀,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。他在结尾写到:
山中群仙司下土,地位清高隔风雨。
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,堕在颠崖受辛苦。
便为谏议问苍生,到头合得苏息否?
卢仝身为处士,对劳动大众的疾苦多有体会和感悟,在独善其身之时,不忘忧国忧民,难能可贵。
苏轼——茶功茶美记诗文,道德文章称楷模
“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”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茶诗《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》中的最后两句,首开佳人喻佳茗,极写茶与女性之柔美,叹为观止。苏轼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名句,除了他爱茶之外,与他的原配夫人、续弦、侍妾三位王氏不无关系,三人都是知书达礼的美丽女子,尤其是后两位王氏,与他共艰苦,同患难。从她们身上,苏轼感受到了中国女子的诸多传统美德。
苏轼之后,明代许次纾、现代林语堂等名人,均曾以女性喻茶,远不及苏轼的境界。
旧杭州藕香居茶室,曾将“从来佳茗似佳人”与苏轼另一首名篇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中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”句相连,集成一对工整对仗、神韵美妙的茶联:
欲把西湖比西子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
可以说,这也是今日“茶都”杭州的最佳城市形象广告语。
在众所周知的《游诸佛舍,一日饮酽茶七盏,戏书勤师壁》,苏轼又极写茶功之最:
示病维摩元不病,在家灵运已忘家。
何须魏帝一丸药,且尽卢仝七碗茶。
该诗记载熙宁六年(l073年),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,一日,以小病告假,独游湖上南屏、惠昭、小昭庆诸寺,是晚又到孤山去谒惠勤禅师。这天他先后品饮茶七碗,感觉神清气爽,油然写下是诗。
古代帝皇常请方士炼丹,寻求长生不老之药,迷恋丹药的魏文帝曾赋诗曰:“与我一丸朗,光耀有五色,服之四五日,身体生羽翼。”其实很多丹药是方士盲目练制或故意骗人的毒药,一些帝皇就死于乱服丹药。苏轼对此深有了解,因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:“何须魏帝一丸药,且尽卢仝七碗茶。”这也可以说是对茶功的最高褒奖。
记载苏轼茶事的手书《啜茶帖》
苏轼(1037——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苏洵子。神宗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,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,任杭州通判,知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。后以作诗“谤讪朝廷”罪贬谪黄州。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等,官至礼部尚书。不论顺境逆境,始终清廉守正,多有善政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。其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书法自成一体,别具一格,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道德文章为后世楷模。
苏轼爱茶,对茶之功用有深刻了解。他的多篇诗文写到茶功,其中《仇池笔记·论茶》中介绍茶可除烦去腻,使牙齿坚密:“除烦去腻,不可缺茶,然暗中损人不少。吾有一法,每食已,以浓茶漱口,烦腻既出,而脾胃不知。肉在齿间,消缩脱去,不烦挑刺,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。率皆用中下茶,其上者亦不常有,数日一啜不为害也。此大有理。”
苏轼共有涉茶诗词100多首,茶文多篇,留有“得其三昧”、 “天台乳花”等茶文化典故以及“独携天上小团月,来试人间第二泉” 、“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”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,为中国茶文化、尤其是茶都杭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。
王琎——说情官僚无茶喝,“撤茶太守”传美名
在古今廉政故事中,人们常常提到 “撤茶太守”的典故。“撤茶太守”是明代宁波知府王琎的美誉。
王琎,字器之,山东日照人。明代廉吏。自幼好学,博通经史,尤其对《春秋》很有研究。酷爱金石与朴学,好书法。早年当过教授,因被罪事牵连,曾流放外地数年。洪武末年(1397年前后),以贤能被任命为宁波知府。
客来备茶,历来是中国民间和官场的习俗。旧时官场,主、客一番礼节性的寒暄之后,如主人以为没什么感兴趣的话题,便会端茶请饮,意在表示送客,客当会意而辞去。如客人不受欢迎,主人则会让仆人“撤茶”,则是逐客的信号。
据明代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记载,王琎留有拒绝幕僚说情而“撤茶”的故事。
王琎为官正直,从不谋私。一天,有一位给事中(负责监察、文书等事务的官员)前来拜访,目的是充当说客,为某某说情。王琎大为不悦,此时仆人正送上茶来,他便大声喝道:“撤下去,不必上茶了!”那位给事中非常惭愧,只得尴尬告退。消息传出以后,人们便称他为“撤茶太守”,郡守、太守、刺史、知府均为不同时代,对州、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或尊称,明、清专称知府。
笔者在《中华茶人诗描续集》(与钱时霖先生合著)为王琎咏诗云:
良吏清廉行善政,以茶待客乃常情。
说情官僚无茶喝,太守撤茶得美名。
据《明史》记载,除了“撤茶太守”的美名,王琎在宁波还留有“埋羹太守”“四更诵读”等典故。
王琎幼年家境贫寒,曾经有过一段吃草根、树皮的生活。出任知府以后,他仍然坚持节衣缩食,粗茶淡饭。一天,夫人给他做了一碗鱼羹,让他补养身体。王琎没有吃,他对妻子说:“你难道忘掉我吃草根的时候了吗?”于是,他让妻子将鱼羹撤下去,端到外面埋掉了。宁波地处东海之滨,古今吃鱼都是家常便饭,他这种近乎苛刻的做法,在于时时提醒自己,为官不能奢侈。消息传出以后,当地人肃然起敬,又称他为“埋羹太守”。
“撤茶太守”、“埋羹太守”由此便成了为官清廉、正直无私的象征。
王琎好学,每日四更(凌晨1—3点)即入堂“秉烛读书,声彻署外”。处理公务余暇,还经常抽空到学校为学生授课。在他的影响下,学生都不敢懈怠,四更开始读书诵习。
试想一下,每天凌晨2点左右,知府王琎与府学学生即开始晨读,朗郎书声响彻夜空,此起彼伏,该是何等美妙的景象啊!虽然当下不提倡“四更诵读”,但王知府的勤读好学精神,一定影响过当时及后世宁波的读书之风。
建文四年(1402),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推翻侄儿惠帝朱允炆篡位。朱棣大军临近长江时,王琎决心保卫惠帝,急忙赶造战船,以参加南京保卫战。然而船未造好,朱棣已夺取政权,继位为明成祖。王琎对抗燕王,被卫卒缚捕押送到南京。朱棣亲自审问王琎:“造舟何为?” 王琎大义凛然,如实对曰:“欲泛海趋瓜洲,阻师南渡耳。”可能是王琎清廉有名,竟被杀人如麻的朱棣意外不罪,仅被罢官放还故里。
王琎回故里后,继续研究《春秋》与书法金石,得以善终。
储南强——溶洞、“供春”献国家,高风亮节世称颂
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把明代供春《树瘿壶》,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独一无二的瑰宝。它是由江苏宜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、实业家储南强捐献的。
储南强(1876—1959),字铸农,又名青绾,别号简翁。唐代诗人、监察御史储光羲38世后裔。江苏宜兴人。前清拔贡。曾被推选为宜兴县民政长(县长),两任南通县知事,三任江苏省议会议员。能诗词、书法。重名节,轻钱财。有感于旧中国官场的腐败无能,1925年他在五旬之年辞去宜兴县代县长,自费开发善卷、张公两洞,历时十年,吃住在洞中,倾尽家产,并四处募集、借贷,共耗资十余万银圆才告成功,是中国溶洞开发第一人。1947年,蒋介石曾题赠“美志清风”表示嘉勉。1950年,他毅然将已成江南名胜的两洞捐献宜兴县政府。
储南强嗜茶。1928年,他偶然在苏州地摊上见到一把古朴奇特、状如树瘤的旧壶,仔细端详,发现壶把下有“供春”二字篆书,壶底有“大明正德八年供春”刻款。他立刻不动声色地花1枚银圆买了下来。为弄清这把壶的来由,他回家后又赶回苏州,找到摆摊人询问,了解到此壶从绍兴傅叔和家中流出。他又赶到绍兴傅家,告知壶曾为西蠡费氏所有。再追问到费家,知是吴大澄的收藏。吴则得之于大收藏家沈均和。沈之前已无从考证。
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供春《树瘿壶》,是唯一传世供春壶珍品。
供春原名龚春,明代弘治、正德年间人。学宪吴颐山的家僮。吴颐山,名仕,字克学,与唐伯虎等友善。正德甲戌年(1514)进士,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。吴颐山早年在宜兴金沙寺读书,书僮供春常看寺僧制作紫砂壶,便“窃仿老僧心匠,亦淘细土,抟坯茶匙穴中,指掠内外”,做成“栗色暗暗如古金鉄”的茶壶,很受欢迎。后以制壶为业,以树瘿壶最为名贵,有“供春之壶,胜于金玉”评语。
供春壶再世,不仅引起国内惊叹,也引来了世界上两个掠夺中国宝物最多、也最重视茶文化的国家——英国和日本的关注。据1934年宜兴《品报》报道,英国皇家博物馆内行识宝,当时曾出价35000英镑重金购买。这无疑是天文数字,不亚于今天的3500万元人民币。但不贪钱财、富有民族大义的储南强只是付之一笑,婉言谢绝。而抗战期间在中国烧杀枪掠的日寇更是觊觎已久,他们威逼利诱,曾赤裸裸地扬言要以8千元强买。储南强怕有意外,只得躲进深山,埋壶于山地。抗战胜利后,才把它转埋到善卷洞祝英台读书处茶轩地下,直至解放后捐献国家。
据介绍,到目前为止,其它发现的供春壶都是赝品,惟独这把《树瘿壶》被众多名家视为真品,可见何等珍贵。
1952年,储南强将这把供春壶及其它29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,其它29件珍贵文物为书画印章、竹木雕刻、茶具酒器。他自分为奇、神、逸、精四品,其中奇品1种为石涛和尚瘿瓢,神品9种,逸品5种,精品15种。茶具中除了神品供春壶,还有属于逸品的陈曼生煎茶臂阁和精品归复初点铜茶壶等。
储南强将毕生业绩和藏品捐献国家,足见其高风亮节。
吴觉农——鞠躬尽瘁为茶事,“现代茶圣”当无愧
“茶圣”陆羽之后近1200年,现代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,著名农学家、农业经济学家,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,毕生从事茶业,为中国茶业的发展鞠躬尽瘁,被誉为“现代茶圣”。
吴觉农(1897—1987),浙江上虞人。原名荣堂,更名觉农,因立志要献身农业(茶业),故改名觉农。“觉”乃佛家所说的“自觉悟”是也,只有“自觉”方能“觉人”,这是“觉”的真正内涵与本质。
吴觉农青年时代就读于浙江中等农业技术学校(浙江农业大学前身),1918年留学日本。留学期间即撰写了许多有关农业、社会、妇女问题等内容广泛的文章,向国内《东方杂志》等报刊投稿。
他早期写的《中国的农民问题》,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采用为教材。他最早论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,早年发表的《茶树原产地考》和《中国茶业改革方准》两篇长文,引起了海内外重视。
他1931年就任上海商品检验局茶叶监理处处长后,为振兴茶叶经济,维护华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,改善茶农的生活状况,他做了多方面的努力,如首创茶叶出口口岸和产地检验制度;在浙江、安徽、江西等产茶省成立茶叶试验场和茶叶改良场。其目的不仅要禁止劣质茶叶出口,而且要全面提高茶叶质量,采取科学办法从栽培、采摘、制造、贮藏等方面入手,改变因循守旧的手工生产方式。
1934年秋到1935年11月,他先后到日本、印度、锡兰、印度尼西亚、英国、法国和苏联考察,对有关国家的茶叶生产和销售情况,以及茶叶的国际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,回国后写出了《华茶在国际商战中的出路》、《华茶对外贸易之瞻望》、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》等多项报告和建议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他在中央农业部的领导岗位上,会同贸易部副部长姚依林、办公厅主任林海云等同志讨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对外贸易公司——中国茶业出口公司(归中央贸易部领导),他兼任总经理。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,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了茶叶研究所,为发展中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经历“十年内乱”之后,吴觉农已年逾八十高龄,仍积极与农业和茶叶界人士探讨问题,参与各项考察和学术活动,亲自去云南、广西、海南等茶区做调研,建议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发展红碎茶,以适应国际市场需要;为增强茶叶出口竞争力,他首先提出外销红、绿茶出口免税的建议;统筹外销茶产制运销一条龙等。这些战略性的意见,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,很多被采纳实施。
吴觉农著译共300多万字。主持编译《茶叶全书》、《印度、锡兰之茶业》、《荷印之茶业》等;主编《茶经述评》、《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》等,代表作结集《吴觉农选集》出版。尤其是他晚年主编的《茶经述评》,被誉为二十世纪的“新茶经”。笔者与多位茶文化专家、学者交流时有所共识,在现有茶史述评类茶著中,该书是最权威的,初学者如能通读该书,便会对中国茶文化有了基本了解,是茶茶学、茶文化的最好入门读物。
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《茶经述评》第二版封面
周恩来——一往情深龙井茶,《采茶舞曲》留佳话
周恩来(1898—1976)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外交家,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。字翔宇,曾用名伍豪等。祖籍浙江绍兴,生于江苏淮安。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,1919年回国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一直担任政府总理,兼任过外交部长,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主席。
周恩来一生嗜茶,对龙井茶情有独钟,曾12次视察梅家坞龙井茶区,了解茶事民情,商讨发展规划。经常以龙井茶馈赠外国政要,并陪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人访问梅家坞龙井茶区。
1951年2月底,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到杭州休养。3月下旬,她在致周恩来的信中提到:“此间湖山之地有五多:山多、庙多、泉多、花多、茶多。大小可游之处甚多也。”周恩来在复信中以幽默的口吻写道:“西湖五多,我独选其茶多,如能将植茶、采茶、制茶的全套生产过程探得,你才称得起‘茶王’之名,否则,不过是‘茶壶’而已。”
周总理还礼贤下士,对著名茶歌舞《采茶舞曲》提出具体修改意见。1958年春天,浙江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创作成功《采茶舞曲》。同年8月,该舞曲作为九场大型越剧《雨前曲》的插曲赴京演出。9月11日晚,周总理观看该戏后,与演员们谈了一个多小时。他说:“《采茶舞曲》有时代气氛,江南地方风味也浓 ,很清新活泼。”他还专门叮嘱周大风:“有两句歌词要改(原词‘插秧插到大天亮,采茶采到月儿上’),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 ,这样人家第二天怎么干活啊 ?采茶也不能采到月儿上 ,露水茶是不香的 。作者缺少生活 ,建议你到杭州梅家坞再去生活一段时间 ,把两句词改好,我是要来检查的…… ”
1960年代周总理在杭州西湖区龙井茶基地梅家坞了解茶情
周大风当时以为总理是与他开玩笑的,想不到几年后的一天,他在西湖梅家坞体验生活时,突然一辆轿车停在他身边,走下来的是周总理,他笑着说 :“周大风,你果然来体验生活了,词改好没有?”
周大风又惊又喜。当他内疚地表示还没有想出好句时,周总理亲切地说:“你要写心情,不要写现象。戚秘书 ,你记下来:‘插秧插得喜洋洋,采茶采得心花放 ’。这样改,你看如何 ?不过只给你参考,你还可再改,改好了重新录音 。今天我有外事任务 ,再见!”
这两句歌词改得非常好,《采茶舞曲》插秧那两句从此就用了周总理修改的新词。日理万机的周总理,如此关心一位文艺工作者和一支歌曲 ,这使周大风感动不已,终生难忘。
周总理俭朴清廉,他在杭州等地喝茶后,经常会付出茶水钱。据杨明先生2014年在《文史博览》回忆,1978年他从上海南汇到中南海工作,在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,第一次见到当时与会代表喝茶需要交2角钱,不交钱只能喝白开水。打听得知这是1960年代“三年困难”时期,由周恩来倡导、刘少奇赞同、支持确立的一条“铁规”,一直延续下来,谁也不敢违背。据苏维民先生撰文说,这个规矩直到1982年后才取消。
周总理弥留之际,忽然想到要喝六安瓜片,工作人员在偌大的北京城,非常难得地在一家茶叶店找到了六安瓜片让他品尝,满足了他临终前的茶愿。这一历史名茶因为周总理的厚爱,从此声誉鹊起。
习近平——品茶读书扬正气,治国理政开新风
习近平(1953-)自2012年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军委主席、国家主席以来,一身正气,政治清明,反腐倡廉,以雷霆万钧之势,荡涤污泥浊水,治国理政开一代新风,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以及海内外树立了崇高威望。
从媒体获悉,习主席是爱茶人,非常重视茶产业和茶文化,他在福建、浙江以及国家副主席任职期间,曾多次到茶企业视察。2014年3月18日,他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上,曾语重心长地将清茶与领导干部的修养、廉洁相提并论:“空闲时间,陪伴家人,尽享亲情,清茶一杯,手捧一卷,操持雅好,神游物外,强身健体,锤炼意志,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。”
2013至2014年,习近平主席在18个月内六次出访中,在俄罗斯、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、比利时、巴西、斯里兰卡、印度先后六次说到茶事,增进中外友谊。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说到的“茶酒论”、在俄罗斯将“万里茶路”比喻当代的中俄油气管道等等,富有寓意,在中外人士中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2014年4月1日,习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,在论述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时,巧妙地以茶酒借喻两地关系:
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,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。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,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。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,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、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。但是,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,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,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。中国主张“和而不同”,而欧盟强调“多元一体”。中欧要共同努力,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。”
“品茶品味品人生”,作为国家领导人,习主席将茶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,使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,升华到了最高境界。
2014年7月16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,说到200多年前中国茶农到巴西帮助种茶增进友谊的故事。
笔者已先后发表《习近平巧说茶事增友谊》、《习近平出访屡说茶事的重要意义》、为《习主席重视茶文化点赞》等系列文章。
习主席关于茶文化的一系列指示精神,为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繁荣并走向世界,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的努力方向。我们将结合“清、敬、和、美”的茶文化核心理念,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的指示精神,传承并创新茶文化,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!
结语:茶人美德——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这是中国士大夫的处世态度和崇高理想。上述历代著名茶人,是中国千百万茶人中的杰出代表,身为布衣、隐士的陆羽、卢仝精行俭德,独善其身,留下了《茶经》、《七碗茶歌》等茶文化巨著和千古绝唱;身为官吏的陆纳、苏轼、王琎,包括身居高位的晏子、周恩来、习近平,无不一身正气,多有善政,兼济天下。他们的人格美德,是中华民族的正能量,流芳百世。
全国人大第九、第十届副委员长、中国文化院院长、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学院院长许嘉璐先生,在《尚茶改善社会风气》一文中指出:“一杯茶,可敬天敬地敬父母,上可言道,下泽生活。……令人欣喜的是,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欧洲学院演讲时,用酒代表欧洲人的性格,用茶代表中国人的性格,点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真谛。如果,中国的官员都能成为真正的茶人,中国的道德秩序也就会悄然建立了。几千年来惯于以吏为师的中国民众,也会自然而然地使中国社会变得更平和更美好。”
笔者坚信,在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下,许嘉璐先生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,像习主席那样一身正气的官员茶人一定会越来越多,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的“中国梦”。
参考文献
郑凯培,朱自振. 2007.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.香港:商务印书馆
吴觉农.2005.茶经述评.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
习近平.2015.习近平谈治国理政.北京:外文出版社有限公司
北京诗宇时光茶艺文化培训中心服务项目:
茶艺培训、评茶培训、书法培训、茶叶销售、喝茶品茶、茶艺师培训、评茶员培训、评茶师培训、茶道培训、香道培训、书法作品销售、茶书茶具、诗宇时光微店商城、诗宇时光淘宝商城、古筝培训、篆刻培训、诗宇时光茶叶、买茶约茶、小教室出租等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:诗宇时光茶艺
新浪认证微博:诗宇时光茶艺
淘宝店铺:诗宇时光茶艺
电话:010-56239225、13811765272(可短信)